新华社东京9月22日电(记者吴俊宽、岳晨星、王子江)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21日晚在雨中的东京国立竞技场落下帷幕。9天的比赛共决出49枚金牌,中国田径队收获2银2铜,相较于上届布达佩斯世锦赛的两枚铜牌取得明显进步。然而,再次零金入账,也折射出中国田径缺少在世界大赛中拥有绝对竞争力选手的现状,队伍新老交替的步伐还需加快。
9月13日,中国队在混合4X400米接力预赛中交接棒。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国际方面,美国田径的优势地位依旧稳固,本届世锦赛共获16枚金牌,金牌数相比上届增加了4枚;瑞典撑杆跳高名将杜普兰蒂斯职业生涯第14次刷新世界纪录,成为赛场上最亮眼的明星;坦桑尼亚、乌拉圭、萨摩亚等代表团在奖牌榜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生动诠释了田径运动追求卓越、挑战极限的独特魅力。
挑战巅峰
纪录就是用来被打破的,无非是时间早晚而已。
1991年,东京首次举办田径世锦赛时,美国男子跳远名宿鲍威尔惊天一跃创造8米95的世界纪录,距今已34年。
2025年,当田径世锦赛第二次落户东京,杜普兰蒂斯改写自己上一个世界纪录,只用了34天。
当瑞典人飘逸的身姿越过6米30的横杆,现场6万观众爆发的欢呼响彻天际。夺冠后的杜普兰蒂斯向世界霸气宣告:“现在,6米40是撑杆跳高项目新的关卡了。这是一个新的篇章。”
9月15日,杜普兰蒂斯在男子撑杆跳高决赛中试跳。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本届世锦赛上,共诞生1项世界纪录,9项世锦赛纪录。除杜普兰蒂斯的新纪录外,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美国名将麦克劳林创造的47秒78的女子400米世锦赛纪录。
去年还在巴黎奥运会上刷新女子400米栏世界纪录的麦克劳林,将重心转至400米项目仅一年时间,就打破了诞生于首届世锦赛、尘封42年之久的赛会纪录。女子800米决赛中,肯尼亚选手奥迪拉同样改写了创造于1983年的世锦赛纪录。
9月18日,美国选手麦克劳林庆祝夺冠。新华社记者 王丽莉 摄
当然,大部分的运动员暂时还无力冲击一个个代表人类巅峰的纪录,但他们挑战自我、突破历史的不懈努力也同样令人动容。东京世锦赛的马拉松赛道上,辛布在男子比赛中为坦桑尼亚赢下历史上首枚世锦赛金牌。女子比赛中,帕特纳因爆冷摘铜,为乌拉圭夺得首枚世锦赛奖牌。滂沱大雨中,萨摩亚唯一的参赛选手罗斯一次次奋力投掷,用一枚男子铁饼铜牌让世锦赛奖牌榜上第一次出现了祖国的名字。
赛后他们高举国旗的身影,不知会在多少孩子的心田种下挑战巅峰的梦想。
见证成长
本届世锦赛中国队共派出73名运动员,参加33个项目的角逐,赵杰、张家乐在女子链球比赛中分别收获银牌和铜牌,石雨豪获得男子跳远季军,王朝朝摘得男子20公里竞走银牌,另外还有多位选手在比赛中进入前八。中国队在奖牌榜上并列第22位,从奖牌和名次分布情况来看,女子投掷、男子跳跃、男女竞走依旧是中国田径的核心优势项目。
9月20日,中国选手王朝朝在竞走男子20公里决赛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在这支中国田径队中,既有十战世锦赛的老将巩立姣,也有首次参赛的16岁“小孩姐”陈妤颉,“00后”年轻运动员占比超过六成,已成为队伍的主力军。他们之中很多都是首次身披国家队战袍征战世锦赛,其中18岁的张家乐表现最为可圈可点,首次参赛毫不怯场拼得铜牌。她的同门师姐、22岁的赵杰也是中国田径新生代中的佼佼者,去年在巴黎奥运会上就拿到铜牌,此次又在东京摘银,“大将之风”渐显。
9月15日,中国选手赵杰(左)和张家乐在女子链球决赛赛后庆祝,她们分别获得银牌和铜牌。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首次获得世锦赛参赛资格的中国男子4X400米接力队表现同样优异,他们在预赛中跑出3分00秒77,打破了中国队5月在广州世界田联接力赛上创造的3分01秒87的全国纪录。虽最终无缘决赛,但梁宝棠、张起宁、刘凯和郭龙宇四位上场选手均表示,全力以赴过就没有遗憾。
9月20日,中国队选手在男子4X400米预赛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此外,女子35公里竞走项目的彭丽、女子400米栏项目的莫家蝶、女子5000米项目的何巫呷等运动员都在大赛舞台上突破了个人最好成绩,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但不容回避的是,部分年轻运动员因为紧张等原因,未能发挥出预期水平,仍需进一步积累历练、成长升级。
年轻没有失败,成长却有时限。如何加速年轻运动员成长,培养出更多能够在国际赛场独当一面的新锐,将是中国田径需要解决的课题。
期待北京
21日晚的会旗交接仪式现场,当杨家玉、陈妤颉、王朝朝、梁宝棠四位中国运动员接过世界田联会旗,两年一度的世界田径锦标赛正式进入“北京时间”。
2015年,北京首次举办世界田径锦标赛,一场场激情澎湃的巅峰对决在世界田径历史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中国印记”。那一年,“闪电”博尔特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最后一次上演世锦赛三冠王“神迹”;“自学”起步的耶戈勇夺男子标枪金牌,为肯尼亚赢得世锦赛首枚田赛奖牌的同时,也帮助这个以中长跑见长的东非国家首次达成世锦赛奖牌榜第一的成就。那一年,苏炳添跑出9秒99,成为首位杀进世锦赛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中国男子4X100接力队更是历史性地收获银牌。
2015年8月29日,在北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后,中国队选手谢震业、苏炳添、张培萌和莫有雪(从左至右)庆祝。新华社记者王丽莉摄
时隔12年之后,田径世锦赛又将重回见证了北京“双奥之城”辉煌的“鸟巢”。世界田径格局早已变化重塑,昔日风驰电掣的博尔特也已变成爬楼都喘的“大叔”,但始终不变的是中国卓越的办赛能力和首善之都诚挚的热情。
9月14日,牙买加短跑名将博尔特现身日本东京国立竞技场。新华社记者 宋彦桦 摄
北京市体育局局长于庆丰表示,北京将致力于打造一届兼具文化底蕴、情感共识、科技创新、包容开放的田径世锦赛,为世界田径运动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说,中国举办国际大赛的水准是世界顶级的。博尔特说,在他心里北京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过去了这么多年,他依然记得“鸟巢”带给自己的美妙体验。
两年之后,会有更多的运动员和观众像博尔特一样,在北京留下难忘的记忆。
两年之后,中国将再次以田径赛场为窗口,向世界展示开放包容、自信从容。
两年之后,“鸟巢”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