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巡赛富国银行锦标赛上,中国选手吴阿顺以一杆优势夺得冠军,成为首位在美巡赛上夺冠的中国内地男选手。与此同时,林希妤在LPGA巡回赛上斩获赛季第二冠,中国高尔夫球手在国际顶级赛事中频频突破,引发广泛关注。作为一项曾被视为“小众贵族运动”的项目,中国高尔夫正通过职业化道路实现突围,在竞技水平提升的同时,也逐步扩大群众基础。
吴阿顺的夺冠之路充满艰辛与坚持。38岁的他从14岁开始接触高尔夫,2007年转入职业,曾在欧巡赛上多次夺冠,但冲击美巡赛冠军一直是他的梦想。为了适应美巡赛的节奏和场地,他每年在美国训练和参赛的时间超过8个月,聘请了美国知名教练和体能师,对挥杆动作和体能进行全面改造。本次富国银行锦标赛,他在最后一轮落后3杆的情况下,凭借稳定的发挥和关键洞的小鸟球,最终逆转夺冠。“这个冠军是对我多年努力的最好回报,也证明了中国选手在美巡赛上同样能站在最高领奖台,”吴阿顺说。
林希妤的“持续爆发”展现了中国女子高尔夫的实力。28岁的林希妤自2014年加入LPGA巡回赛以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和心理素质,本赛季已获得2个冠军和3个亚军,世界排名升至第三位。她的成功得益于“国际化训练团队+国内支持体系”的模式——团队中有外教、营养师、心理辅导师等,同时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为其提供了参赛资金和后勤保障支持。“国家队的支持让我能更专注于比赛,没有后顾之忧,”林希妤说。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张小宁表示:“我们为优秀职业选手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方案,帮助他们在国际赛事中取得更好成绩。”
群众基础的扩大为项目发展注入活力。近年来,随着高尔夫球场的规范化建设和大众高尔夫活动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接触这项运动。全国已有超过500家高尔夫练习场,青少年高尔夫培训机构超过200家,每年参与高尔夫运动的人数超过300万。北京市高尔夫球协会秘书长范越表示:“我们通过举办‘社区高尔夫体验活动’‘校园高尔夫课程’等,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高尔夫运动,为项目发展储备后备人才。”
职业化发展仍面临挑战。与网球、篮球等项目相比,中国高尔夫的商业赞助资源相对有限,职业选手的收入差距较大;国内高尔夫联赛的影响力不足,难以给选手提供足够的竞技平台。对此,中国高尔夫球协会表示将加大联赛改革力度,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提升赛事的商业价值。当吴阿顺举起美巡赛冠军奖杯,当林希妤在LPGA巡回赛上不断突破,中国高尔夫的职业化突围正取得成效。未来,如何进一步扩大群众基础,如何提升项目的商业影响力,将是中国高尔夫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