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进在2023年太原马拉松比赛中。(资料图)
9月21日清晨,太原马拉松五一广场出发区。选手们正在做最后准备。
A区队列中,来自北京的严肃跑者易进,第11次站上太马起点。他的“战袍”永远是自己搭配:红色跑团背心、阿迪达斯柏林马拉松50周年纪念短裤,特步巴黎奥运冠军版配色跑鞋。赛前,他目标跑进310,最终完赛成绩313。
“明年太马,我将集齐十二生肖最后一枚奖牌,定不负约!”易进说。
缘起生肖,情定龙城
易进开始跑步,是因为创业压力导致肥胖。2013年他走进健身房,第二年,他就站在北马半程起点,跑出1小时44分,跻身前80名,获“业余精英跑者”称号。从此,奔跑成为他的人生状态。
他与太马的缘分,开始于2015年。那年他36岁,是本命年,太马推出十二生肖奖牌,“第一枚就是我的属相——羊。”他说。这枚奖牌,开启了他与太马的长久约定。“连续跑12年,集齐一整轮生肖,会特别有意义。”
仿佛为印证这段缘,那年太马,他首度全马跑进330,完成从大众跑者到“大神”的关键跨越。种种巧合,让他决心:要把太马一直跑下去。
从此,太马成为他参与最多、感情最深的城市马拉松。
见证变迁,感受升温
11年来,易进像看“季度报表”一样,见证太马与太原的蜕变。
2015年首次参赛,领物处还显简陋,他对太马的最初印象更多来自这座城市的美食:过油肉、酸辣土豆丝和面条。此后多年,他过着“周六来、周日走”的快速打卡式参赛生活。直到2023年,他才放慢脚步,游览太原周边古建和风景,书本历史与眼前现实重叠,让他更多了解这座晋阳名城。
这些年,他见证了太马领物装备越来越丰富,赛事服务越发完善,感受到“马拉松之夜”等活动带来的仪式感。2019年太马十周年,他组织20多人的跑团一同出征,那是他记忆中天气最热的一届,参赛者的热情同样火热。
让他感触变化最大的,是赛道。2024年,太马起点首次设在火车站,选手们第一次跑上“三晋第一街”迎泽大街,他的太马之旅也第一次转变身份——担任330官方配速员。“5分配速比较轻松,让我有余力观察赛道周边美景。”易进发现,沿途加油的观众明显增多,迎泽大桥宏伟壮观。
配速员的身份,让他对太马多了一种体验。“穿上配速员服装,背上气球,就代表一种责任。”易进说,与个人追求成绩不同,配速员必须像定速巡航一样稳定。他还会主动为跟跑者拿补给,他知道,对志在破330的选手而言,进出补给站会打乱节奏、消耗时间。从赛道征服者,变成成就他人的守护者,他体会到另一种价值。
“严肃跑者”的长线人生哲学
易进自称“严肃跑者”——认真严谨对待跑步,将其融入生活。科学训练,挑战自我,追求更高水平。
从最初跑500米,到完成近200场的10公里、半马、全马和超长越野,他用了10年。他的最好成绩是全马2:56:26,半马1:23: 23。
“跑步是实实在在的,训练不到位,就没有好成绩。”这种客观,映射着他的事业轨迹:从底层销售做起,慢慢积累,直到创办公司。跑步也一样,从气喘吁吁,到完成数百公里越野,再到集齐世界六大满贯、成为“六星跑者”。他说,一切都是一步一步积累而来。
他擅长执行长期目标。比如跑太马,集齐十二生肖奖牌;跑波马(波士顿马拉松),他计划连续十年参赛。“这让我不懈怠,保持努力。”他称这是“长期主义”。巧合的是,事业节点常与他的跑步目标重合,仿佛一种特殊的缘分。
他的生活很简单:看书、跑步、工作。每年参加约20场马拉松,是与全国朋友相聚的方式。跑步时,他从不听歌,只专注奔跑。这亦代表了一种人生态度:专注、坚持且目标长远。
长情告白与未来之约
今年,易进原计划挑战太马“破叁勋章”(跑进300),却因备战330公里越野赛打乱周期。一周前,他刚在西宁跑完中国首个高原全马。这次太马,他欣然调整目标,期待跑进310。对于易进而言,成绩是追求的坐标,而非唯一意义。
“时间创造价值,也需要拥抱时间。”这是他的信条。从500米到330公里,从销售到企业管理者,时间见证他的所有积累与蜕变。
11年太马,易进从一名寻求突破的跑者,成为太马最忠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明年,他将集齐第十二枚生肖奖牌,完成一个轮回。但他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好几个朋友都说,要跑到70岁、80岁。”于他而言,太马早已超脱比赛的范畴,它是一种习惯、一份长情的告白、一个与自我、与时间、与一座城市不变的约定。
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