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马拉松这个原本相对小众的城市户外运动,一下子就火遍了大江南北。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越来越多的跑步达人都一头扎进了马拉松赛场,不过这也少不了我国对体育运动的重视,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马拉松产业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国各地“疯狂生长”。
咱们来看看这组惊人的数据,2011年的时候,国内马拉松赛事举办场数仅仅只有22场,可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直接飙升到了1828场!
短短8年时间,增长了整整83倍!
再看看户外运动发达的美国,人家马拉松赛事发展了50年,也不过才举办了1500多场。
这对比一出来,是不是让人惊掉下巴?
面对这样的数字变化,咱们不禁要问:难道举办一场马拉松,主办方的钱包能鼓起来?
在中国,举办一场马拉松,真的能赚得盆满钵满吗?
为什么各大城市都像着了魔似的,纷纷举办马拉松赛事呢?这背后啊,其实有着一本清晰的“生意经”。
一般来说,赛事运营商会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拿到运营权,然后就开始一边拉赞助商,一边开放报名渠道收取报名费。
马拉松赛事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三大部分:政府拨款、选手报名费和赞助商资金。
先说说政府拨款,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如果是普通赛事,政府拨款大约在100 - 300万元;要是国际赛事,拨款能达到300 - 400万元。政
府为啥这么大方呢?
其实啊,举办马拉松对城市的形象宣传、旅游发展等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这是在“放长线钓大鱼”呢。
选手报名费也是收入的一部分,这得看官方限制的参赛人数。
一般来说,报名费收入能有几百万,不过,对于运营公司来说,这还不是最赚钱的部分。
最赚钱的当属赞助商资金了。
不同规模的赛事,赞助商的挂名费也不一样,很多知名马拉松赛事的赞助商挂名费都是500万元起,有些财大气粗的品牌方为了在赛事中获得更多曝光,不惜投入千万赞助费来宣传自己。
毕竟,马拉松赛事现场那可是人山人海,还有大量的媒体报道,这宣传效果杠杠的!
一场城市马拉松,大约投入在2500万左右,而收入却能高达3000万,算下来纯利润能有500万!
这赚钱的速度,简直比火箭还快,难怪各大城市都争着抢着举办马拉松赛事呢。
但是,当大家都看到马拉松产业这块“大蛋糕”的时候,都纷纷挤了进来。
可市场出现井喷式增长时,马拉松赛事的组织乱象就会越来越多,让跑友们怨声载道,赛事虽然越办越多,但得到官方认证的赛事却越来越少。
很多运营方为了赚钱,简直就是“瞎操办”赛事。
他们拉上一两个专业人士,再找一群兼职的大学生,就开始执行赛事,赛前方案说得天花乱坠,可到了实际举办的时候,却是状况百出。
比如,补给站的水和食物供应不足,选手们跑到半路又渴又饿;赛道标识不清楚,选手们跑错路的情况时有发生;医疗保障不到位,万一选手出现意外情况,根本得不到及时的救治。
这些问题,让跑友们的参赛体验大打折扣。
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马拉松赛事的监管,制定严格的赛事标准和规范,让那些不守规矩、只为赚钱的运营方受到应有的惩罚。
同时,运营方也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用心去组织每一场赛事,对得起参赛选手的报名费,给跑友们一个良好的参赛体验。
你们参加马拉松赛事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糟心的事情呢?